多核单片机模块化实验开发系统
多核单片机模块化实验开发系统(以下简称“实验系统”)凭借独特设计理念和强大功能,为微处理器领域的教学、科研与开发提供了理想平台。该系统CPU配置灵活,接口扩展潜力无限,满足多样化实验与开发需求。
系统构成:全方位解析
硬件层面
控制部分
设有单片机CPU插卡区,搭载系统控制芯片(1032),配备64K程序存储器(w27c512)与64K数据存储器(61256x2)。
开放式4×5键盘电路及6位动态数码管显示电路。
两个串口接口,将CPU资源毫无保留地引出。
标准配置为51KH-CPU卡(基于AT89S52),其他类型CPU卡可灵活选配。
输入/输出组件
128×64LCD图文电路或字符式1602LCD,满足不同显示需求。
单脉冲发生器用于精确控制信号产生。
8MHz时钟分频提供稳定时钟信号。
8位开关逻辑电平输入/输出电路。
排针/锁紧孔转接口便于连接外部设备。
音频功放实现声音输出。
0-5V可调模拟量提供灵活模拟信号。
PWM电路用于脉宽调制控制。
射极跟随器增强信号驱动能力。
ISP在线下载接口简化程序下载流程。
打印口提供数据输出途径。
接口芯片
集成两片8255芯片,提供丰富外部设备连接与控制接口。
控制对象
配备喇叭、蜂鸣器、小型直流电机、步进电机、继电器等,满足各类实际控制场景实验需求。
实训扩展区
提供便捷总线接口,支持选配公司扩展模块或自行扩展设计。
软件层面
适配2000/XP等多种操作平台。
配备功能强大的单片机仿真调试软件,支持汇编语言和C51语言编译与调试。
提供单片机在线下载软件,简化程序下载流程,提高开发效率。
电源与机箱
电源:内置高性能直流稳压电源,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机箱:采用轻便铝合金箱子,便于携带与移动,具有良好防护性能。
主要特点:优势尽显
多CPU架构
CPU仿真器与实验系统完全分离,仅保留CPU接口,不内置CPU。
支持AT89S52、KEILC51、C8051F020、80C196KB、AVR、PIC、MSP430等多种类型CPU实验开发。
EDA开发支持
选配EDA扩展卡,实现EDA与单片机功能有机结合,精准控制实验电路。
模块化设计
提供丰富实验模块及开放式键盘、显示器、串口等设备,支持多种实验方式。
模块化设计使实验过程灵活,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实验要求。
二次开发潜力
引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预留实训扩展区。
用户可依据BUS接口总线标准定义,自行开发接口模块,实现系统无限升级。
在线下载便捷
具备在线编程自动识别功能,无需手动开关切换,直接对AT89S5X单片机程序烧录。
双工作模式
联PC机运行模式:借助PC机强大计算能力与丰富软件资源进行深入开发。
脱机运行模式:配备管理监控程序,调用EPROM中实验程序完成实验,保证实验连续性与自主性。
CPU卡与实验模块:丰富选择
CPU卡种类(可选)
51KH-CPU(AT89S52):经典51系列CPU卡,广泛应用于基础实验与开发项目。
Keil-CPU(SST89E58):与Keil开发环境高度兼容,提供开发便利。
C8051F020-CPU:适用于高速、高性能单片机应用实验与开发。
96K-CPU(80C196KB):满足特定16位单片机实验与开发需求。
Atmega16/32核心板:为AVR单片机爱好者提供丰富开发资源。
Pic16F877核心板:助力PIC单片机相关实验与开发。
MSP430F168核心板:针对低功耗单片机应用开发提供实验平台。
实验模块内容(可选)
AD类ADCOM:涵盖0809AD实验、0832DA实验及8253定时计数器接口、8250异步通信接口等。
串并类DWE-1645:探索串行与并行数据转换及相关电路原理。
串行总线类DWE_I2C:深入研究串行总线技术应用。
语音录放DWE_8120:开展语音录放及8155扩展接口实验。
通行类DWE_COM:涉及USB总线接口、CAN总线接口、以太网接口等实验。
键盘显示类DWE_DISK:掌握键盘与显示相关电路设计与应用。
LED点阵类DWE_LEDIC:探索LED点阵显示与温度测量、通信等功能结合应用。
交通灯类DWE_JTD:模拟实际交通灯控制场景,锻炼系统控制能力。
IO接口类DWE_IO579:加深对IO接口电路的理解与应用。
静态显示类DW_4511PV:为静态显示与多种接口应用提供实验平台。
EDA类DWE_321C6:深入学习EDA可编程逻辑器件应用。
LCD类DWE_LCD:熟悉不同类型液晶显示器使用方法。
IC座扩展类DWE_ICZ:提供液晶显示IC座扩展相关实验。
实训模块:帮助用户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开发。
RTOS嵌入式操作系统例程:深入学习实时操作系统在单片机中应用。
高速AD/DA模块(选配):满足高速模拟数字转换实验与开发需求。
大容量FLASH读写实验(选配):实现大容量存储设备读写操作实验。
全向云台控制实验:模拟实际云台控制场景,锻炼复杂设备控制能力。
基于调制信号的光通信实验:探索光通信领域基于调制信号的实验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