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循环澄清池
水力循环澄清池实验详解-深化理解与实践目的:
给水处理工艺的动态模拟实验,其核心目的在于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使学生能直观地探索给水处理设施的类型、内部结构以及水流在其内部的流动模式,从而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通过本次精心设计的实验,我们期望达成以下目标:
深度洞察水力循环澄清池:实验将引领我们进一步揭开水力循环澄清池的神秘面纱,了解其独特的构造及背后的工作原理。这有助于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中的洞见。
矾花与悬浮层的奥秘:通过观察实验中矾花形成的过程以及悬浮层的动态变化,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悬浮层在净化水质中的关键作用及其独特性质,从而深化对水处理机制的理解。
掌握操作技能:实验还将着重于教授如何正确操作水力循环澄清池,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熟练掌握其运行方法,为未来的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技术规格与参数概览:
适宜环境:实验需在5℃至40℃的室温下进行,确保设备正常运作及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处理能力:处理水量设定为0.13至0.2升/小时,旨在模拟实际处理场景中的小规模操作。
停留时间:水在池中的停留时间被精确控制在1至1.2小时,以保证充分的处理效果。
流量比例:原水与泥渣的流量比设定为1:3至4,旨在优化处理效率。
喷嘴流速:喷嘴的流速被调节在3至5米/秒,以确保水流的动力学特性满足处理需求。
浊度标准:进水浊度设定为80°至100°,而出水浊度则需控制在10°至20°,同时保证pH值在6至8的范围内,以衡量处理效果。
设备尺寸:实验所采用的有机玻璃澄清池直径为400毫米,高度为500毫米,便于观察与操作。
整体配置:实验装置总尺寸为800mm×500mm×1500mm,配备AC220V±10%、50Hz的电源,功率为200W,并设有接地保护、漏电保护及过流保护等多重安全措施。
实验设备清单:
澄清池主体:采用透明有机玻璃材质,壁厚8毫米,包含完整的反应池、浓缩室、分离室等结构,便于观察与分析。
高效进水泵:防腐蚀设计,流量范围27至32升/分钟,扬程3.1至4.3米,确保水流稳定供应。
水箱配置:原水箱与清水箱均采用白色PP板制成,厚度10毫米,配备放空阀,便于清洗与维护。
流量控制与监测:采用转子流量计,量程60-600L/H,精确调控原水流量。
实验平台:采用10毫米厚的PP白色板制成,提供稳固的实验操作空间。
搅拌系统:原水箱配备电机搅拌装置,功率25W,转速150rpm,确保水质均匀。
电源控制系统:包含电控箱、漏电保护器、电压表等组件,确保实验安全进行。
连接管道与阀门:采用UPVC材质,品牌中财,确保流体传输的流畅与可靠性。
实验台框架:采用30mm×30mm不锈钢方管制成,配备万向轮及禁锢脚,便于移动与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