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式柔性自动环形生产线及工厂智能机器人应用实验系统
一、产品概述
组成
该柔性系统由五个核心分系统构成:数字化设计分系统、模拟加工制造分系统、检测装配分系统、生产物流分流系统和信息管理分系统。它涵盖了供料检测单元、操作手单元、加工单元、搬运单元、安装单元、图像检测单元、提取单元、分类存储单元、环形输送单元以及总控平台等多个模块。此系统具备小批量多品种的柔性加工能力和无人值守的生产能力,采用数字化信息系统管理模式,所有设备均通过网络形式连接,由服务器统一管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数字任务,充分展现了现代化柔性制造加工系统的特点。
功能
该系统不仅能完成认知型和综合型实验实训,还能进行开发设计型实验实训,并实现学生现场动手操作与网络计算机同步观测与分析的结合。它具备全程演示及生产能力,拥有全自动控制功能,能全面展示现代工业中的数字化管理生产环节。此外,系统还具备单机独立控制、独立运行、启停控制、动态作业计划调度、库存资源动态显示、系统故障诊断与处理、工件位置动态显示等多种功能。
该系统除服务于工程训练实践教学环节外,还能覆盖相关课程,并进行相关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具体如下:
(1)可服务的相关课程
该系统可服务于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机电传动控制、液压与气压传动、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数控技术、机电系统仿真、CAD/CAM、PLC原理及应用、数字化制造技术、机电设备故障诊断、先进制造技术、多轴数控加工技术、虚拟与仿真技术等课程,以及其他相关课程。
(2)教学演示类项目
柔性化加工系统演示、远程控制演示、机电控管一体化技术演示、自动传输系统演示、工件自动装配演示、产品自动仓储系统演示等。
(3)专业综合训练类、设计类等项目
机械制造技术项目综合训练、机床检测综合实验、数字化技术项目综合训练、多轴数控技术项目综合训练、机电控制综合实验、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设计、工件传输线应用设计、工件装配项目应用设计、立体仓库应用设计、气压系统应用设计、系统供电方案应用设计、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数据库应用及开发、总控系统的应用与开发、传感器应用与选择、PLC应用编程设计、PLC网格通讯应用、伺服驱动应用、人机界面编程设计、远程组态系统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二、技术性能
输入电源:三相四线~380V±10% 50Hz
工作环境:温度-10℃~+40℃,相对湿度≤85%(25℃),海拔<4000m
装置容量:<4.5kVA
外形尺寸:7000mm×5500mm×850mm
安全保护:具备漏电保护功能,安全性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三、实训内容
PLC的设计与应用
数据传输功能实训
定时、计数、移位功能实训
比较功能实训
步进功能的应用实训
跳转功能的应用实训
子程序调用功能的应用实训
中断控制功能的应用实训
变频调速的PWM控制功能的应用实训
伺服电机速度位置控制功能的应用实训
检测系统的程序设计实训
变频调速环形自动传输系统的程序设计实训
自动储存系统的程序设计实训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
光电传感器的特性研究及应用实训
电感传感器的特性研究及应用实训
电磁传感器的特性研究及应用实训
位置传感器的特性研究及应用实训
气动控制技术
电控气动阀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实训
真空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实训
气动二联体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实训
各种气缸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实训
运动控制系统
伺服电机定位的控制技术实训
直流电机的控制技术实训
交流电机的变频调速技术实训
步进电机的定位控制技术实训
组态监控及人机界面技术
组态监控软件的基本应用实训
组态监控软件通信应用实训
机械结构训练技术
同步带传动机构的设计及特性研究实训
直齿轮传动机构的设计及特性研究实训
锥齿轮传动机构的设计及特性研究实训
直线导轨的设计及特性研究实训
滚珠丝杆的特性研究及应用实训
故障检测技术技能培训
程序故障设置的排除训练
参数故障设置的排除训练
电气接线故障设置的排除训练
机械故障设置的排除训练
网络通讯技术和PROFIBUS总线技术
网络通讯基础的原理与应用实训
PROFIBUS-DP模块的研究与应用实训
PROFIBUS通讯协议的研究与应用实训
PROFIBUS主站与从站之间的通讯研究实训
四、系统组成
该系统的硬件部分由九个基本单元站构成,具体包括:
总控平台
总控平台主要由三相电网电压指示、电源控制部分、控制主机、状态指示灯、二位选择开关、启动和停止开关、急停开关、复位开关以及10.4英寸工业彩色触摸屏等组成。它主要负责监视各分站的工作状态,并协调各站的运行,实现工业控制网络的集成。
上料单元
上料单元主要由料斗、回转台、螺旋导料机构、直流减速电机、工件滑道、计数电容开关以及光电开关等组成。它的主要任务是将工件从回传上料台依次送到检测工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