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KC-MT16型光学综合实验教学平台
一、平台概述
光学综合实验教学平台由主板与模块化的单元实验模块组成,集成开放式的模块化可视光源实验模块、PCM音频光端机设计模块、光纤信源编解码模块、光纤光缆盘纤模块、光分路器设计模块、模拟信号源模块、数字可调光源驱动设计模块、双波长光发送接收模块等,构成完整的光纤实验系统。开放式结构使学生能够观察设备模块的内部构造,测试模块内部光、电信号处理的全部过程,并进行软硬件设计开发。
二、主要特点
开放式模块化设计:便于学生观察和测试,支持软硬件设计开发。
多功能实验模块:涵盖光纤通信实验的各个环节,提供丰富的实验功能。
双语自主学习软件:动态实时可视化双语显示编解码原理和过程,支持自主输入数据。
配套上位机软件:辅助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支持二次开发,实现双向数据传输和控制。
三、技术参数
(一)可视光源实验模块
光源:650nm红光半导体激光器,SC型光接口,恒流源驱动。
输出功率:最大200uW,驱动电流18mA。
工作模式:常亮、闪烁两种模式。
测试功能:可测试驱动电流与发光功率关系,支持激光器驱动电路的仿真改进设计。
(二)PCM音频光端机设计模块
编解码方式:集成芯片实现µ律PCM编解码。
信号频率:输入范围300Hz-3400Hz。
系统时钟:1MHz,数据时钟8KHz。
(三)光纤信源编解码模块
编解码功能:实现PCM同步码、NRZ、CMI、HDB3、5B6B编解码及扰码解扰码。
信号源:E1信号复用解复用及各种编码信号源。
双语学习软件:提供NRZ、CMI、HDB3、5B6B编解码及扰码解扰码的双语自主学习软件,支持动态显示数据和波形,方便学生自学。
(四)光纤光缆盘纤模块
配件:光纤热缩管2根、光纤盘纤盒1个、尾纤1根、皮线光缆0.5米、6芯光缆0.5米。
实验功能:支持尾纤、皮线光缆和6芯光缆盘纤实验,帮助学生掌握光纤熔接与盘纤技能。
(五)光分路器设计模块
分路器类型:尾纤式1分2光分路器,SC/FC接口可选。
尾纤长度:1米,插入损耗小于0.3dB。
安装方式:可拆卸式安装,配备FTTD二口终端盒或光纤冷接子熔纤盘。
实验功能:支持光纤接入网分路器设计与测试实验。
(六)多波长实验模块“数字光功率计”
传感器:PIN光电管,可测试光电响应度及相应电流。
测试波长:850nm/1310nm/1550nm。
测试范围:-60dBm~+0dBm,误差±5%。
显示功能:线性与非线性显示、相对测量、瓦特与分贝功率显示。
开发功能:集成STC单片机下载器,支持二次开发设计性实验。
上位机软件:实时显示测试数据,支持量程切换与数据存储。
(七)模拟信号源模块
信号类型:正弦波、三角波。
频率范围:300Hz~100KHz。
输出幅度:0~5Vpp连续可调。
失真度:小于1%,支持波峰、波谷失真度及占空比调节。
(八)数字可调光源驱动设计模块
信号输出:24位可调数字信号,三路输出,数据可设。
指示灯:红、绿、黄三种颜色。
(九)双波长光发送接收模块
传输波长:1310nm、1550nm。
传输信号类型:模拟、数字、语音、图像、控制、数据等。
传输距离:20Km/40Km/100Km可选,默认20Km。
光模块:TTL收发一体光模块,采用间接电压调制激光器,保护激光器过载。
指示灯:信号传输指示灯,方便观察与故障排查。
测试方法:步进式测试激光器驱动电流和发光功率。
接口与速率:TTL光模块、光接口可选,传输速率0-10M。
四、实验项目
光无源器件使用实验
光功率计使用实验
数字逻辑测试实验
单模光纤损耗测试实验
光纤接头插入损耗测试实验
半导体激光器P-I特性曲线测试实验
光发射机组成实验
光接收机的组成及灵敏度测试实验
模拟信号光纤传输系统实验
数字信号光纤传输系统实验
光电二极管响应度测试实验
数字光发送机消光比测试实验
数字光发送机指标测试实验
数字光接收机指标测试实验
微弱光信号前置放大电路性能测试实验
PCM音频光端机实验
E1信号复用解复用光系统传输实验
NRZ编译码及其在光纤通信系统中传输实验
CMI编译码及其在光纤通信系统中传输实验
数字信号电光、光电转换传输实验
5B6B编解码及其在光纤通信系统中传输实验
扰码解扰码及其在光纤通信系统中传输实验
光纤与光缆盘纤实验
1310nm/1550nm双波长光发送/接收通道设计实验
可视激光器设计实验
数字光功率计LCD液晶显示电路二次开发实验
数字光功率计人机交互功能键盘二次开发实验
基于1*9光模块的数字可调光源驱动设计实验
光纤接入网分路器设计与测试实验
光纤通信传输综合实验
光学综合实验教学平台以其全面的功能、灵活的配置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光纤通信实验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解决方案,助力学生深入理解光纤通信技术原理,掌握实际工程应用技能。